iT邦幫忙

2021 iThome 鐵人賽

DAY 9
0

先說明:今天加班到現在,所以先寫一點點,後續再補上。

前天的文章有一位讀者提問:

如果將團隊在組織中的故事整理出來,卻發現實在沒有什麼特別的該怎麼辦?

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對自己有過高的期待。故事其實一個載體,用力提醒我們要分享更完整的背景脈絡 (context)、目標、願景、與時程。如果你的公司、團隊或是專案有個非常精彩動人的背景故事,那當然是最好。但不用特別擔心自己的故事「沒什麼特別」。

今天我希望透過幾個例子,去更具體描述所謂的故事是什麼

案例一:任務交付

一個工程主管交付要開發新功能:

Version 1:

「我們需要開發 A & B 這三個功能,這次時間會比較趕,大概在兩個月後需要完成測試,並上線。」

Version 2:

「我們從上次的使用者訪談中發現,有 40% 的使用者在使用時都有 OOO 的同樣問題。在使用者測試中我們驗證過 A & B 兩個功能,確實提升了 70% 的使用互動率。所以我們希望在兩個月後的 11.11 節前,能完成這兩個功能,讓他們有最大的 impact。」

說明:從 Verson 2 中,我們能充分瞭解開發功能 A & B 的背後的原因與脈絡,例如:這個功能為誰而做的,為什麼要做、完成功能後公司期待的願景/成果。同時也說明開發的時程,以及為何會有這個時程。

案例二:個人

一個工程主管說明如何跟他工作:

Version 1:

「這個決策我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決定。」

Version 2:

「我認為技術的選擇非常重要,因為每個選擇後續會有很深遠的影響。我喜歡透過小組討論去幫助我思考,並試去透過不同的立場或觀點去評估眼前的選擇。優點是我認為這樣產出的決策會會有比較全面的考量,但缺點是如果你沒有提醒,你不會從我這裡的到一個快速的決策——我需要時間去討論它,甚至做一些研究。如果這次因為有某些時間壓力你需要我快速做出決定,請提前讓我知道。」

說明:我們從 Version 2 中更能理解這位主管的思考脈絡。她不是只有告訴我們她的需求(需要更多時間去做決策),更釐清這個需求背後的原因,以及她重視的點是什麼。這樣的溝通能讓她的團隊能更有效跟她討論與協作。


上一篇
故事的層次與元素
下一篇
人的管理 - 危機感 vs. 安全感
系列文
30 天菜鳥主管養成計畫30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2 則留言

0
TD
iT邦新手 4 級 ‧ 2021-09-25 09:26:41

如果的你公司

如果「你的」公司

我喜歡透過小組討論去思

我喜歡透過小組討論去「思考」:)

Bernard iT邦新手 5 級 ‧ 2021-09-25 20:18:31 檢舉

更正了。感謝編輯 /images/emoticon/emoticon06.gif

0
TD
iT邦新手 4 級 ‧ 2021-09-25 09:28:27

講故事就像是交代清楚「前因後果」,讓人更清楚 why,而不是只是跟著指令 (what) 做事而已!

Bernard iT邦新手 5 級 ‧ 2021-09-26 20:38:20 檢舉

提供清楚的前因後果是其中一個目的,但我認為要真正讓人記得、甚至認同這些前因後果,要比單純提供更多脈絡花更多的功夫。

我要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